2025-03-03 10:16 浏览量:104
近日(3月1日),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https://sjdj.nda.gov.cn)正式上线运行,登记工作全面展开,这标志着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迈出重要一步。同期,山西、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等7个省级平台同步上线,并与国家平台实现互联互通。
开展公共数据资源登记,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见》的重要举措。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联合印发《公共数据资源登记管理暂行办法》《公共数据资源授权运营实施规范》《关于建立公共数据资源授权运营价格形成机制的通知》后,国家信息中心积极搭建技术平台,地方、部门和相关企事业单位主动对接落实资源登记工作,为平台如期上线创造了条件,也为逐步形成公共数据资源全国“一本账”,促进供需对接和公共数据规范化、透明化应用奠定基础。
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是开展登记工作的信息化载体,实行“一个标准、两级架构”。
近日上线的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主要负责办理中央和国家机关及其直属机构、中央企业的登记业务,同时暂时代为受理部分未完成平台建设省份的登记申请。
登记首日,国家登记平台已有医保、气象、自然资源等多类国家级公共数据上线,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辽宁、上海、广东、海南、四川、陕西、宁夏、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地依托国家平台开展了登记工作。
此外,山西、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等7个省级平台在3月1日同步上线运行,并与国家平台实现互联互通。
国家登记平台与省级登记平台依托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实现统一赋码、互联互通,将逐步构建起职责明确、分工负责、运转有序的全国公共数据资源登记体系。据国家数据局介绍,该平台不仅是一个数据资源管理系统,更是全社会获取数据、发现资源的重要窗口。国家数据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优化平台功能,提升登记服务质量,更好地满足用数主体的多元化用数需求,加快释放公共数据资源价值。
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 地址为:https://sjdj.nda.gov.cn
平台显示,目前进行公共数据资源登记的流程大致有5步,登记申请--登记受理--登记审查--登记公示--确认单发放。
Q:什么情况下需要登记数据资源?
A:直接持有或管理公共数据资源的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应对纳入授权运营范围的公共数据资源进行登记,鼓励对未纳入授权运营范围的公共数据资源进行登记。
Q:什么是登记主体?
A:登记主体,是指根据工作职责直接持有或管理公共数据资源的单位,以及依法依规对授权范围的公共数据资源进行开发运营的法人组织。
Q:什么是登记机构?
A:登记机构,是指由国家和地方数据管理部门设立或指定的、提供公共数据资源登记服务的事业单位。
Q:首次登记需要哪些材料?
A:首次登记时,登记主体应按规定提交主体信息、数据合法合规性来源、数据资源情况、存证情况、产品和服务信息、应用场景信息、数据安全风险评估等申请材料。
Q:登记结果的有效期是多长时间?
A:登记结果有效期原则上为三年,自赋码之日起计算。对授权运营范围内的公共数据产品和服务登记,根据授权协议运营期限不超过三年的,登记结果有效期以实际运营期限为准。
早在2月18日国家数据局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数据局副局长陈荣辉就对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进行了介绍。陈荣辉介绍,在登记平台建设方面,全国登记平台体系建设按照“一个标准,两级平台”的思路开展。国家数据局制订统一的登记技术和业务标准,负责建设国家登记平台,确保与各省级平台对接,实现登记信息互联互通和统一赋码。各省级数据管理部门牵头建设省级登记平台。陈荣辉表示,登记平台上线运行后,将发挥两个方面的作用:一个是服务性功能,供数单位可以通过登记平台发布数据资源和产品信息,用数单位可以来这里查找数据资源,未来还可以发布数据需求,从而更好地实现供需对接,为降低全社会用数成本、促进数据资源价值释放创造条件。一个是管理功能,通过登记工作,掌握全国公共数据资源底帐,加强授权运营信息披露,促进授权运营规范化、透明化。
来源:数据要素社整理自国家数据局官网、国家公共数据登记平台、央视新闻客户端、AI战略数字转型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