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数据产品分类及应用

2025-01-20 10:31 浏览量:14

目录

1、公共数据产品概述

2、主要的公共数据产品及其应用

3、公共数据产品的未来趋势

 

 

一、公共数据产品概述

 

 

1. 定义公共数据产品

 

公共数据产品是指利用政府、科研机构、社会组织等公共部门通过调查、统计、监测等方式采集的,面向社会公众和行业用户开放共享的数据资源,通过加工、分析、挖掘、可视化等处理形成的信息产品和应用服务。

 

与其他数据产品相比,公共数据产品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一是数据源头的公信力高,数据真实可靠;二是数据获取途径合法合规,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三是数据内容丰富多元,涵盖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四是数据形态多种多样,包括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数据、时空数据等不同类型。因此,开发利用好公共数据产品,对于提升政府治理能力、优化公共资源配置、驱动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2. 公共数据产品的分类

 

公共数据产品可以从不同维度进行分类。从数据来源看,可分为政府数据产品、科研数据产品、社会数据产品等;从应用领域看,可分为经济金融、民生服务、城市管理、生态环境等不同行业的数据产品;从服务对象看,可分为面向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公众等不同用户群体的数据产品。当然,一个数据产品可能兼具多种属性,需要从多角度去理解把握。

 

 

二、主要的公共数据产品及其应用

 

 

1. 地理信息数据产品

 

地理信息数据产品是应用最广泛、市场需求最旺盛的公共数据产品之一。各级测绘地理信息部门通过卫星遥感、航空摄影、野外调绘等方式获取了海量的地理空间数据,在此基础上研发了一系列数字地图产品和位置服务,为各行各业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数据支撑。

 

 

(1)数字地图的建设与应用

 

数字地图是以数字形式表示的地球表面及其附属要素的地图,通过数字化、矢量化、符号化等处理形成能够在计算机上显示和使用的电子地图。数字地图产品主要包括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交通地名地址数据、三维地形地貌数据等,广泛应用于国土资源管理、城乡规划、应急管理等领域。例如,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利用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和数字高程模型等数据,可以精确测算土地利用现状和开发强度,为科学编制规划提供依据。在应急救援中,基于数字地图可以快速查询事发地周边的道路、水系、居民点等信息,并模拟灾情的发展趋势,为科学决策和救援行动提供支撑。

 

 

(2)地理编码服务的提供与使用

 

 

地理编码(geocoding)是将描述性的地址信息(如街道号、地名等)转换为空间坐标(如经纬度)的过程。地理编码服务通过整合全国范围内的地址数据,建立地址-坐标的映射关系,使得用户能够快速、准确地完成地址匹配和定位。地理编码在移动出行、电子商务、即时配送等领域有广泛应用。例如,在网约车服务中,用户提交上车地址后,系统通过调用地理编码服务将地址转换为经纬度坐标,再匹配周边的车辆,从而实现高效派单。在外卖配送中,商家和骑手通过地理编码服务对配送地址进行标准化,再结合路径规划服务优化配送路线,提高配送效率。地理编码服务还可以用于客户数据的空间可视化分析,帮助企业洞察市场格局、优化网点布局等。

 

 

(3)路径规划与导航的实现

 

 

路径规划是指根据设定的起点、终点和出行方式,利用路网数据和算法模型,自动生成最优出行路线的过程。数字地图产品商通过整合道路、交通、地名地址等多源数据,构建高质量的路网模型,并研发多种路径规划算法,可以为用户提供驾车、公交、步行等多种出行方式的路线推荐。在路径规划的基础上,匹配车辆的实时位置信息,再叠加路况、限行等动态交通信息,就形成了车载导航系统,引导驾驶员沿最优路线到达目的地,并根据实际路况动态调整路线。路径规划与导航服务在交通运输、物流配送、旅游出行等领域应用广泛。

 

例如,在货运物流领域,利用路径规划可以科学制定运输计划,合理调度车辆,缩短运输时间,节约运输成本。一些物流企业将订单信息、仓储网点、车辆信息等接入路径规划系统,实现了调度业务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在旅游出行中,游客通过手机地图 APP 的路径规划功能,可以方便地查询景点之间的推荐路线,制定合理的出游计划。一些景区还提供电子导游服务,游客通过扫描景点二维码,就可以在手机上呈现丰富的语音讲解、图片视频、实景导航等内容。

 

 

2. 人口统计数据产品

 

 

人口统计是国家统计局组织开展的重大国情国力调查,通过全面系统地采集人口规模、结构、分布、流动等方面的数据,为党和政府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规划提供科学依据。人口普查数据、流动人口数据、人口抽样调查数据等是重要的人口统计数据产品,在政务管理、商业决策、学术研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1)人口普查数据的加工与发布

 

人口普查是以国家为单位,以户为调查单元,对全国境内的居民及其社会经济特征进行的一次全面调查。我国从1953年开始,每十年进行一次人口普查。普查所获取的海量人口数据,需要经过审核、汇总、交叉分析等一系列处理,形成不同地区、不同层级的人口数据库和统计资料,再通过人口普查数据发布平台等渠道对外公布。

 

人口普查数据产品的典型应用包括: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测算国内生产总值、人均收入等宏观经济指标;推算城镇化率、老龄化率等社会发展指标;核定各地人大代表名额、划分选举区;调整行政区划、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开展人口预测和政策模拟等。例如,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测算,2020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约为18.7%,首次突破2亿大关。各地据此完善养老保障政策,扩大养老服务供给,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

 

 

(2)人口流动数据的采集与分析

 

 

伴随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我国人口跨区域流动日益频繁。准确掌握流动人口的规模、去向、特征等信息,对于编制区域协调发展规划、提供均等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公安部门利用户籍管理系统采集人口迁移数据,交通运输部门利用铁路、民航售票系统采集客流数据,通信运营商利用手机信令数据分析人口流动轨迹,各类数据汇聚后形成了较为全面的人口流动数据产品。

 

人口流动数据的典型应用包括:研判节假日客流高峰特点,调配运力资源,引导错峰出行;测算城市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推算城镇化率和流动人口规模;分析重点流动人口群体的居住、就业状况,提供个性化公共服务;评估重大疫情、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对人口流动的影响,优化应急管理和风险防控措施。例如,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许多城市利用人口流动大数据及时识别中高风险地区,精准划定管控范围,向在沪归国人员推送健康提示,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数据支撑。

 

 

(3)人口结构数据的挖掘与应用

 

 

人口结构数据主要包括人口的性别、年龄、民族、受教育程度、职业、婚姻状况等信息,一般可以通过人口普查、人口抽样调查、社会经济调查等渠道采集。通过深入挖掘人口结构数据,可以洞察人口变动趋势、社会分层状况、代际差异特点,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公共政策和商业决策提供参考。

 

 

人口结构数据的典型应用包括:根据人口年龄结构预测未来养老金缺口,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根据人口受教育程度分布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教育公平;根据婴幼儿数量增长情况规划母婴健康服务网络,完善生育政策;根据家庭结构变化趋势预测住房需求,引导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例如,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大学生毕业生新增就业人数达855万,教育程度较高。一些城市结合毕业生专业特点,积极搭建就业服务平台,举办网上招聘会,开发更多适合年轻人的就业岗位,提升了人力资源配置效率。

 

 

3. 经济金融数据产品

 

 

经济金融数据产品主要包括反映宏观经济运行、行业发展趋势、市场价格变动、企业生产经营等状况的数据资源,具有及时性强、权威性高、覆盖面广等特点。这些数据产品既包括政府有关部门发布的官方统计数据,也包括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第三方数据服务机构提供的市场化数据。

 

 

(1)宏观经济数据的监测与预测

 

 

宏观经济数据主要反映一国整体经济运行状况,包括经济增长、就业、物价、国际收支等指标。政府有关部门定期发布的统计公报、经济运行简况、经济形势分析等,是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数据产品。一些金融机构、咨询公司、大学等,也会结合官方数据和市场调查数据,编制PMI指数、消费者信心指数等宏观经济领先指标,开展短期经济预测。

 

宏观经济数据在宏观调控、产业规划、投资决策等领域有广泛应用。例如,央行根据经济增长和通胀数据动态调整货币政策,及时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发改委根据经济运行情况调整产业结构,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企业则利用宏观经济预测结果科学安排生产经营活动,准确把握市场机遇。

 

 

(2)行业经济数据的整合与分析

 

行业经济数据反映特定行业领域的运行态势,包括行业总产值、投资规模、进出口贸易、市场价格等指标。商务部、工信部、农业农村部等行业主管部门会定期发布行业统计数据,行业协会、研究机构、咨询公司也会提供相关的市场调研数据。通过整合分析行业经济数据,有助于企业分析判断行业发展趋势、竞争态势,并制定相应的经营策略。

 

例如,2020年疫情对餐饮、旅游、交通等行业冲击较大。商务部会同国家统计局评估疫情对餐饮行业的影响,出台针对性扶持政策。餐饮协会搜集会员单位复工复产数据,分享行业自救经验。龙头餐企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顾客消费行为变化,调整营销策略,开拓外卖、零售等新业务。各方联动,共同推动餐饮行业加快回暖。

 

 

(3)企业财务数据的比较与评估

 

企业财务数据直接反映企业的资产负债、盈利能力、现金流等状况,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会计报表。上市公司必须定期披露财务报告,向社会公众提供真实、准确、完整的财务信息。一些金融信息服务商还会汇总个体企业的财务数据,编制行业财务指标,为投资者和监管者提供参考。

 

企业财务数据的典型应用包括:通过纵向对比分析企业财务状况变化趋势,预判企业未来经营风险;通过横向比较分析不同企业的盈利水平、资产质量,优选投资标的;通过比对同类企业的成本费用构成,找出挖潜增效空间。例如,某投资机构利用上市公司财报数据,分析对比医药制造业的研发投入强度、营收增速等指标,结合行业政策、技术趋势等因素,优选了一批成长性好、市场前景广阔的创新药企,并给予重点投资。

 

 

4. 交通运输数据产品

 

交通运输部门掌握的数据资源品类丰富、时效性强,主要包括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等运输方式的基础设施、运输工具、客货运量、物流供应链等数据,以及路况、事故、气象等与交通相关的动态信息。通过采集、融合、共享这些数据,可以生成多样化的交通运输数据产品,服务于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智慧交通管理、物流组织优化等领域。

 

 

(1)实时路况数据的采集与发布

 

 

路况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是影响出行效率和安全的关键因素。借助视频、雷达、电子车牌等路侧设备以及浮动车数据,可以实时采集道路交通流量、车速、拥堵指数等路况数据,并通过路况信息发布平台、手机地图APP等渠道进行公开。

 

实时路况数据在交通管理、出行服务等领域应用广泛。例如,交管部门利用路况数据动态调整信号配时方案,引导车流疏导,缓解交通拥堵。导航服务商根据实时路况信息为驾驶员智能推荐最优出行路线。一些城市还利用路况大数据进行交通需求预测、交通规划仿真等,为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重要活动交通组织提供科学决策支持。

 

 

(2)公共交通数据的整合与应用

 

公共交通数据主要包括公交线路、站点、班次、客流、IC卡刷卡记录等,分散在不同的业务系统中。通过数据采集和融合,建立统一的公交大数据平台,可以全面支撑公交服务规划与调度、客流预测与引导等管理应用。

 

例如,利用公交IC卡数据分析不同站点、线路在不同时段的客流强度,优化公交线网布局,减少空驶率。利用站点客流预测模型动态调整车辆投入,缓解"公交拥挤"问题。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中,实时监测周边公交客流变化,及时采取应急接驳等措施。在重大活动公共交通组织中,提前预测客流高峰,合理设置公交专用道和接驳站点。

 

 

(3) 物流配送数据的优化与决策支持

 

物流配送效率直接影响配送成本和客户满意度。通过集成订单、运力、路径等数据,优化配送线路、提高装载率,可以显著提升物流效率。一些互联网平台聚合海量的物流需求数据和运力资源数据,为商家、货主、车主提供智能匹配服务,提高物流行业整体运行效率。

 

例如,菜鸟物流利用大数据算法优化仓储操作和干线运输,仅用3年时间就将旗下的2300多个运营中心连接成服务范围覆盖全国的物流网络。京东物流自主研发了包裹路由、运力调度、机器人分拣等智能系统,大幅提升了自动化、智能化水平。顺丰即配根据客户需求预测、路径规划、包裹跟踪等数据,为客户提供高时效、高质量的即时配送服务。这些创新性的物流数据应用,不断刷新着人们的物流时效体验。

 

 

5. 环境气象数据产品

 

生态环境、气象水文等领域积累了大量观测监测数据,这些数据对于污染防治、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生态环境部、气象局等部门加强环境气象数据共享开放,研发了一系列面向政府、公众、企业等不同主体的数据产品,在环境管理、气象服务、公众科普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空气质量数据的监测与预警

 

环保部门通过遍布全国的空气质量监测站,实时采集二氧化硫、二氧化氮、PM2.5等空气污染物浓度数据,形成全国空气质量实时发布系统。同时,利用大气污染扩散模型,结合气象预报数据,可以对未来一段时间的空气质量进行预测预警。空气质量数据服务于生态环境治理和民生保障。

 

例如,北京市依托大气污染源动态管控平台,通过污染物排放清单、污染过程模拟、高污染预警等数据分析,精准实施重污染应急管控措施。许多城市发布空气质量预报,提示公众在重污染天气减少户外活动,关注身体健康。一些环保企业利用空气质量大数据,优化环保设施布局,提供环境咨询等专业服务。

 

 

(2)水资源数据的管理与调度

 

我国是水资源短缺的国家,节约用水、科学调度水资源对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水利部门利用卫星遥感、水文监测站等手段,获取全国江河湖库水量、水质、供用水量等数据,建立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汇聚数据后,可以分析流域来水规律、用水结构,优化水资源配置,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例如,黄河流域管理机构利用调度决策支持系统,通过水雨情预报、水库群联合调度、灌溉需水预测等数据分析,优化上中下游梯级电站和千万亩农田的供水调度,在保障防洪和供水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发电,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在应对气候变化、保护水生态等方面,水资源数据也发挥着关键作用。

 

 

 

(3)气象预报数据的分析与服务

 

 

准确的天气预报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气象灾害的影响。气象部门利用气象卫星、雷达、自动站等多源数据,运行数值天气预报模式,生成全国和区域尺度的气温、降水、风向风速等要素的预报产品。与此同时,针对暴雨、干旱、雷电等灾害性天气开展专题预警服务,并通过手机、电视、广播等渠道向社会发布。

 

 

气象预报数据服务于防灾减灾和生产生活。例如,气象部门会商防汛、水利、应急等部门,及时发布暴雨预警,提前转移危险区域群众,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农业部门利用气象预报数据指导农事活动,提高农业生产的科学化水平。电网公司根据雷电预警信息优化输电线路检修计划,最大限度地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6. 医疗卫生数据产品

 

 

医疗卫生数据资源丰富、专业性强,涉及疾病控制、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等多个领域。通过整合人口健康信息、电子病历、医保结算、药品流通等数据,可以洞察疾病谱变化趋势、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加强药品监管、完善医保支付政策,推动"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

 

 

(1)疾病监测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通过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院内感染监测系统等,实时收集传染病疫情、院感病例等数据,及时掌握疾病流行趋势,为疾病防控决策提供支撑。例如,2020年疫情发生后,疾控机构利用"信息化助力疫情防控"系统,通过疫情监测、流行病学调查、密切接触者管理等数据分析,精准识别风险人员,阻断疫情传播。

 

 

(2)医疗资源数据的优化配置

 

 

医疗资源配置不平衡、不合理是制约民生发展的短板之一。卫生健康委、医保局等部门汇聚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医疗设备、诊疗项目、药品耗材等数据,建立区域医疗资源管理平台,有助于分析不同地区医疗资源的数量、质量、结构,找出资源配置不合理的薄弱环节,为深化医疗供给侧改革提供依据。

 

例如,江苏省依托区域医疗资源监管信息系统,利用医疗资源数据进行可及性分析,并根据常住人口、患病率等因素,测算并优化调整区域医疗资源配置,进一步缩小省内和城乡医疗资源配置差距。浙江省利用"最多跑一次"改革,打通医疗、医保、医药数据,推行"一站式"结算,减轻患者负担。

 

 

(3)健康管理数据的应用与服务

 

 

随着"互联网+医疗健康"的推进,可穿戴设备、智能硬件、移动医疗等创新应用不断涌现,产生了海量的用户生理、行为等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的采集、管理、分析,可以为个人提供全方位、动态化、精细化的健康管理服务。

 

例如,平安好医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通过海量病历数据训练智能导诊模型,可以根据用户的症状、体征等信息,快速匹配疾病,推荐就诊科室,提高分诊效率。一些基层医疗机构利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平台,汇聚签约居民的体检报告、诊疗记录、用药情况等数据,从而有针对性地提供健康教育、慢病管理、预约诊疗等服务,切实提升居民健康水平。

 

 

三、公共数据产品的未来趋势

 

随着数字政府、智慧城市、数字经济等战略的深入实施,公共数据产品已经成为提升国家治理效能、优化公共服务供给、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抓手。未来,公共数据产品开发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

 

数据融合与协同: 打破自然资源、交通、医疗、金融等领域数据壁垒,推动跨层级、跨部门、跨区域数据汇聚共享,提升公共数据的关联性、丰富性和价值密度。通过数据融合,创新开发主题库、专题库等融合数据产品,支撑产业协同、城市协同、区域协同。

 


智能化与个性化服务: 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开发智能预测预警、辅助决策、精准画像等智能应用,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公共服务。针对不同群体的个性化需求,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推送、交互体验等服务,不断提升用户体验。

 


开放共享与社会参与: 进一步扩大数据开放共享的深度和广度,构建全国统一的公共数据开放体系。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数据产品开发,培育数据要素市场。营造全社会共同利用、共同治理数据资源的良好生态。发挥数据资源的放大、溢出和倍增效应,催生更多数据驱动的创新应用。

 

来源(公众号):DATA数据社区
 

上一篇:2024《数据资产全过程管理试点方案》解读

下一篇:如何编制企业数据资产台账?

  • 分享:
龙石数据
咨询电话: 0512-87811036,18013092598
联系我们
商务联系微信

商务联系微信

0512-87811036,

18013092598

咨询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