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数据安全”

2022-03-17 06:00 浏览量:465

聚焦两会,关注数据安全

 

2022年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李克强总理作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提出,“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加强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建设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发展智慧城市、数字乡村”“完善数字经济治理,培育数据要素市场,释放数据要素潜力”“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强化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其中,“数据安全”、“个人信息保护”再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数据安全已经上升为与网络安全并列的战略地位,意味着我国在数据安全进入里程碑意义的发展新阶段。

 

纵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2021年政府工作中,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加速融合,产业链韧性得到提升;在2022年政府工作九项任务中,数据安全建设也深融其中。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的陆续施行,进一步强化数据保护已经变得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以数据安全保障数据开发利用和产业数字化发展,将发挥数据要素倍增效应,拉动产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加速数字中国建设。本文将沿着政府工作报告的脉络,挖掘各领域对数据安全提出的新要求,探索2022年数据安全建设的市场机遇与发展空间。梳理近三年政府工作报告

探索数据安全新风向

 

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互联网+”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促进人才流动,培育技术和数据市场,激活各类要素潜能”。这是“数字经济”第三次,“数据市场”第一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但全文并没有进一步阐述,“数据安全”尚未提及。这一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数据作为一种新型生产要素写入中央文件中,标志着数据要素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基础性资源、战略性资源和重要生产力。这一年,新冠疫情暴发催化各行业加速数字化转型,数据要素价值在进一步凸显的同时,数据泄露和监管罚款事件发生的频率及严重程度更高。据有关报告显示,2020年数据泄露呈现爆炸式增长,短短12个月内泄露的记录比过去15年的总和还多。针对数据安全立法的呼声也愈发高涨。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快数字化发展,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提高数字政府建设水平,营造良好数字生态,建设数字中国”“加强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其中“数据安全”、“个人信息保护”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从数字化、数字经济出发,并拓展到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社会、数字政府、数字生态、数字中国等关键词。这一年,作为“十四五”的开局之年,数据安全产业蓬勃发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相继出台及施行,强化了数据安全的法制基础。中央网信办公开征求《数据出境安全评估办法(征求意见稿)》和《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的意见,为我国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提供了保护依据。

 

直到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以“单独成段”的方式对数字经济进行了表述,“数字”相关内容进一步展开(如下图)。这一年,数字经济将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数字化创新应用全面深融各个领域,数据安全建设步入深水区。2022年1月12日,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数字经济迈向全面扩展期,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同时明确着力强化数字经济安全体系,有效防范各类风险。2022年1月15日,《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其中指出,要完善国家安全制度体系,重点加强数字经济安全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和能力建设,实现核心技术、重要产业、关键设施、战略资源、重大科技、头部企业等安全可控。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在推进数字中国建设进程中,无论是发展数字经济,还是建设数字政府、智慧城市、数字乡村,最为关键的一环就是夯实数据安全建设。数据安全的产业发展和政策引领,从近三年政府工作报告措辞,以及密集出台的政策中可见一斑。


 

解构2022政府工作报告

找准数据安全发力点

 

报告回顾2021年

 
 
 
 
 

图片

产业优化催生数据保护需求

图片

对于2021年工作回顾,政府工作报告指出,“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8.2%,信息技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较快发展”,数字经济时代下产业结构优化呈现新业态。第二产业中的制造业逐渐由中低附加值走向中高附加值,包括配方、工艺、图纸、数模等工业数据在内的商业秘密保护,在我国制造业知识产权保护中占比居首位,直接关系到我国自主创新成果和创新主体的“安身立命之本”,亟待提升工业数据安全能力建设。以服务业为主体的第三产业,通过对海量个人信息的处理、共享和分析,推动数据挖掘分析、商业决策应用等价值释放,但由于应用场景和参与主体日益多样化,安全外延不断扩展,尤其是掌握大量个人信息的政务、金融、运营商、交通、教育医疗文旅等行业,个人信息泄漏事件频发。随着《个人信息保护法》的施行,在技术层面将加密和去标识化、匿名化等关键技术作为个人信息保护的基线要求,在合规层面推进个人信息保护手段融入企业运营全流程,建设个人信息全生命周期保护体系成为关键所在。


图片

科技战略引领安全技术创新

图片

近年来,我国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出了“到2035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至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而“卡脖子”问题是我国在“追赶者”转向“领跑者”进程中无法回避的问题,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就意味着要加大科技源头供给,实现关键核心技术重大突破。可喜的是,载人航天、火星探测、资源勘探、能源工程等领域实现新突破。而随着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加速融合,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应用,未知风险带来安全敞口,外部攻击面不断扩大,数据安全防御能力亟待提升。密码作为保障网络与数据安全的核心技术,面临基础软件依赖国外密码算法协议、应用软件生态融合难题,企业大量应用缺失安全能力保护但又“改造困难”,将安全更快更好的内建到业务应用中,成为数据安全建设的关键


 

报告展望2022年

 
 
 
 
 

图片

数据安全深融九大政府工作任务

 

 

1

稳经济,坚持统筹发展安全

 

环顾全球,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交织,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大国博弈日趋激烈,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今年我国经济“稳增长”的目标设定为5.5%左右,需统筹好经济增长与安全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一方面,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以高水平国家安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经济增长中长期积累的问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激活经济内生动力,以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高水平安全。当前,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产值占到GDP近四成,正在成为稳增长和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数据安全作为数据经济产业的基石,在《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以及“东数西算”工程的带动下,数据安全需求激增,数据安全建设大有可为
 

 

2

保就业,培育专业技术人才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各地都要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今年高校毕业生超过1000万人,要加强就业创业指导、政策支持和不断线服务。使用1000亿元失业保险基金支持稳岗和培训,加快培养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急需人才。着眼于安全行业,相关数据显示,每年网络安全相关专业毕业生仅2万多人,我国网络与数据安全产业人才缺口高达50万至100万人,网络安全行业人才供需矛盾正急剧凸显,实战型、实用型等人才急缺。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发布施行的《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明确提出了设置数据安全负责人、个人信息保护负责人等数据保护官的要求。数据保护责任人机制的设立,正在成为企业开展安全建设工作、防范数据风险的有力抓手。可以预见,在合规需求与基金支持双重驱动下,数据安全领域人才供给将快速提升。


 

3

重改革,加速数字政府落地

 

进入“十四五”时期,数字政府建设正逐步成为引领数字经济、转变政府职能、促进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数字政府建设,推动政务数据共享。近年来,各地数字政府建设如火如荼,例如北京市全力打造的“京通”“京办”“京智”3个智慧终端、广东省部署的超2万台“粤智助”政府服务一体机、山东省的“1+N”省市一体化政务云服务体系等,为政府部门进一步提升效能水平,利用数字化解决社会痛点,改善民生、创新社会治理提供了相当丰富的实践经验,形成与数字经济量级相匹配的数字政府发展水平,并成为推动数字中国落地的关键路径。数字经济时代下,随着政务工作逐步云化、数字化,确保关键数据的全生命周期安全及核心业务系统的连续稳定运行变得愈发重要。尤其是其中涉及民众隐私数据、国家涉密数据等,动辄影响国家安全、民众利益。对此,有必要建立数字政府安全防护体系,加强个人信息和重要数据有效保护,提升数据安全治理能力和风险防范能力,为数据共享开发利用保驾护航
 

 

4

搞创新,促进数字经济发展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加强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建设数字信息基础设施逐步构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推进5G规模化应用,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智慧城市、数字乡村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培育壮大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数字产业,提升关键软硬件技术创新和供给能力。完善数字经济治理培育数据要素市场释放数据要素潜力,提高应用能力,更好赋能经济发展、丰富人民生活。3个“数据”,7个“数字”折射出的是数字经济正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其中,“完善数字经济治理”是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及。数字经济治理是数字经济行稳致远、安全发展的根本保障,也是当下数字经济发展阶段,实现进一步数据价值增益的有效策略。这也将带动数据安全建设进入深水区,一方面,人的不确定因素大大增加了安全产品和服务体系的复杂程度,体系化的攻防对抗特性使得安全行业必须始终保持“技术演进”;另一方面,安全产品为丰富的信息化场景提供保障,反过来安全产品自身也属于信息化产品,所以信息化技术的变化会数倍带动安全技术演进,因此安全行业的迭代速度明显快于信息化行业,“创新”成为当下数据安全产业发展的主旋律

 


 

5

扩内需,保障基础设施安全

 

推动消费持续恢复、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奏响了扩内需“三部曲”。其中,扩大有效投资作为扩内需的引擎,成为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的主抓手。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和“十四五”规划,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目前,扩大有效投资的“施工图”已经绘就,发改委将切实做好投资工作,包括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扎实推动“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项目实施、着力扩大制造业有效投资、发挥中央预算内投资引导带动作用以及进一步促进社会投资。不论是推进传统基础设施建设和数字化改造,还是加大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数据安全建设都是重要组成部分,应当维持合理预算投入比例。新型基础设施在建设伊始,就需要将数据安全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行,已有基础设施可以通过免改造或轻量级改造方式增强安全能力。有效投资将发挥牵引作用,促进新老基建共同发力、安全运行。


 

6

抓农业,赋能数字乡村振兴

 

“三农”工作重心已历史性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2022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一年。“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加快发展智慧农业,推进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服务数字化改造;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构建面向农业农村的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当前,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领域广泛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种业、农机装备全面深度融合。2021年,全系统装备北斗导航设备8300台套以上,导航作业面积6000万亩以上;全国72万个“畜牧业生产经营单位信息代码”登记备案赋码实现了18万余个规模养猪场和4300多个生鲜乳收购站生产情况的全覆盖精准监测。数字乡村建设是以关键核心数据的采集汇聚为起点,加强涉农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从单点防护向整体防控,对业务所涉及的一个或多个网络和信息系统进行体系化安全设计,筑牢数据安全防线,护航数字乡村发展


 

7

促开放,规范数据跨境流动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不断拓展对外经贸合作,以高水平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创新发展服务贸易、数字贸易,推进实施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2021年,21个自贸试验区已累计推广制度创新成果278项,利用外资增长19%,比全国高出了4.1个百分点。外贸进出口增长29.5%,比全国高出8.1个百分点。随着国际数字贸易的飞速发展,数据跨境流动成为各个国家和地区信息交流和经贸往来的重要形式和通路,成为全球经济数字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但数据跨境流动的爆炸式增长在促进国际数字贸易繁荣的同时,也对个人信息保护、数据产业发展甚至国家数据安全提出更高要求。2021年10月29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了《数据出境安全评估办法(征求意见稿)》,全面系统地提出了我国数据出境“安检”的具体要求。值得注意的是,“数据出境安全评估”作为国家数据治理持续性工作之一,需要坚持事前评估和持续监督相结合、风险自评估与安全评估相结合,防范数据出境安全风险,保障数据依法有序自由流动。
 

 

8

治生态,助力能源降本增效

 

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本质,是摆脱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开启以新能源为驱动的时代。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显示,全球碳排放主要来源于电力、工业、交通等行业,其中电力行业碳排放占据40%,工业碳排放占25%,交通领域碳排放占据21%。近年来,我国能源行业积极拥抱数字经济蓝海,纷纷把数字化转型作为降本增效的重要手段和开拓业务的重要途径,目前这也在能源行业内部形成了广泛共识。数字技术能够与电力、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碳排放领域深度融合,减少能源与资源消耗,促进传统产业能源优化、成本优化、风险预知及决策控制,整体上实现节能降本增效提质。随着能源产业数字化转型进入关键时期,背后潜在的安全风险逐步凸显,如美国输油管道因网络攻击忽遭关闭导致多州宣布进入紧急状态、丹麦风电设备巨头维斯塔斯遭遇网络攻击并引发数据泄露等事件。因此,从传统能源到新能源的数据保护,打造数字化背景下更加安全可靠的能源新基建将成当务之急
 

 

9

惠民生,强化数据安全建设

 

社会治理是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压舱石”。政府工作报告在“推进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部分提出,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强化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推动扫黑除恶常态化,坚决防范和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法治中国。社会治理水平关乎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当前,社会治理模式正在从单向管理转向双向互动,从线下转向线上线下融合,从单纯的政府监管转向更加注重社会协同治理。在加强隐私保护成为共识的数字时代,在共建共治共享的过程中,如何处理好维护个人权益与信息合理使用的关系,实现数据安全、个人信息保护成为重要问题,是数字社会必须直面的现实课题和难题,这也正是安全产业技术创新的星辰大海
 

 

政府工作报告92处修改

释放创新发展强信号

 

2022年3月11日下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吹风会上,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向东和国务院研究室综合一司司长刘日红详解政府工作报告修改情况,阐释字里行间的发展信号。今年报告的92处修改,内容涵盖了代表委员提出的大部分意见建议,主要集中在稳经济、促创新、惠民生三个方面。其中,在促创新方面,政府工作报告修改涉及支持基础研究、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支持制造业发展等内容。

 

在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方面,表述上补充了“提高基础研究经费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比重”“深化科技评价激励制度改革”“加强科普工作”“弘扬科学家精神”,修改了“发挥好加强国家实验室和全国重点实验室作用,推进建设,发挥好高校和科研院所改革作用”。提高基础研究经费的举措,将助力科研人员集中精力潜心研究,推动重大科学问题研究,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创新。深化科技评价激励制度改革,将破旧立新,建立以科技创新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分类评价体系,成为创新活动的“指挥棒”。

 

在加大企业创新激励力度方面,表述上补充了“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这一表述意味着未来将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补齐转化能力短板,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移转化。

 

在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方面,表述上补充了“大力推进智能制造”。作为我国经济的“压舱石”,制造业正处于“制造”到“智造”的转型升级进程中,而数字化创新为制造业提质增效创造了新路径。大力推进智能制造。将有利于提高制造流程中的质量、效率和效益,打造更具韧性和柔性的产业链供应链,同时助力“碳达峰、碳中和”,促进我国制造业向全球价值链的中高端迈进。

 

在促进数字经济发展方面,表述上补充了“逐步构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提高应用能力”。逐步构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将加速“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提高应用能力,则有利于进一步释放数据要素潜力,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抢占全球数字经济发展制高点。

来源:炼石网络
 

上一篇:12万字 | 2021数据安全与个人信息保护技术白皮书

下一篇:密码在工业数据安全领域的应用研究报告

  • 分享:
龙石数据
咨询电话: 0512-87811036,18013092598
联系我们
商务联系微信

商务联系微信

0512-87811036,

18013092598

咨询电话